曾几何时,打工人有一个最大底气:大不了辞职开滴滴去!
这句话并非完全是调侃。中国网约车市场的崛起,吸收了大量社会就业。滴滴的财报数据显示,2020年3月-2021年3月,滴滴在中国拥有1300万名年活跃司机,而2022年3月-2023年3月,这个数字变成了1900万,短短两年时间增长了近50%。
(资料图片)
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4月30日,全国共有30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,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40.6万本。
而在2022年10月31日,这两个数字还分别为207家、254.5万本。不到3年的时间,分别增加了49.2%和112.4%。但令打工者逐渐笑不出来的是,网约车司机的暴增绝非好事。数据显示:网约车日均接单量则从2020年的23.3单/车到如今的不足11单/车。
这意味着,市场总体的盘子几乎没有变化,只不过是更多的人挤进了这个“就业收容所”,导致了司机们的人均收入大降。
其实,遭遇这样尴尬的不仅仅是网约车,同为打工人三大退路另外两个职业:快递员和外卖员,同样面临着人员增加,收入增长停滞甚至减缓的难题。
打工人的退路越来越窄,出路又在哪里呢?
劳动力大迁徙
“就业无底洞”也被装满了。
打工一词最早出现于香港。而这个说法在中国的全面兴起,则与中国劳动力两次历史性的大迁徙密切相关。
第一次劳动力大迁徙的节点是1991年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在这一年,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下降,并且在此后三十多年内持续走低。这标志着,农业劳动力的不断迁移。
这个时期中国的制造业、建筑业飞速发展,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。大量农业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和建筑工人,并且以低廉的人力成本让中国“世界工厂”的称号享誉全球。
不过这当中隐忧也有不少。首先低廉的工资是中国制造的一种优势,但同时也是持续吸引劳动力的劣势;其次是长期枯燥无味的流水线作业,带来了反人性的工作体验,这在“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”事件中达到了极端。
低端制造业的工作对于老一辈人来说或许还能接受,但对于80和90后来说,这样的工作吸引力实在太低。
于是新的历史节点到来,劳动力的第二次迁徙就顺理成章。
第二个历史节点出现在2013年。在这一年,中国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出现了历史性的下降。随后两年,中国就业人员总量、一二产业人员数量全数下降,只有第三产业就业逆势上扬,成为就业市场最有活力的盘子。
那一年,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正式放开私人专车运营,并撒下巨额补贴。而之后入局的Uber、嘀嗒拼车、神州专车等等都意图用补贴获得市场主导权。补贴的诱惑让许多私家车主入局,同时也诞生了人数众多的专职网约车司机群体;
那一年,美团在你死我活的“百团大战”中胜出之后,开始推出外卖服务,外卖小哥登上历史舞台;
那一年,电商蓬勃发展的加持下,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91.9亿件,同比增长61.6%,成为有统计数据以来快递业务量的最高增速,也正式开启了中国快递的辉煌时代。
2023年3月26日报道,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表明,目前全国职工总数4.02亿人左右,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要是货车司机、网约车司机、快递员、外卖配送员等群体。
20%以上的人数占比令人不禁感叹:互联网带来的新兴业态如同就业市场中新开辟的蓄水池,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其他领域的水源进入。
由于池子太大,一度让人以为这会是一个“就业无底洞”。直到2022年,我们才发觉,这个池子也要装满了。
蓄水池已满
互联网经济的规模见顶了。
从理论上来说,互联网平台经济是无限大的,可以容纳海量的劳动力进入。
但很显然,中国互联网筑起来的这个经济大池子,从2022年开始“见底”了,其中原因主要在于人口数量、网民数量的见顶:
中国人口已经到达顶峰值。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,出现了几十年来的负增长。而且短期人口回升几乎没有任何可能;
网民数量基本达到极限。2023年3月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:截至2022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10.67亿,互联网普及率达75.6%。
考虑到中国15-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1.8%,实际上网民的增量空间已趋近于无。
另外,消费能力的下降也在影响着互联网经济的规模。2022年,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,比上年名义增长1.8%,扣除价格因素影响,实际下降0.2%。其中,消费主力军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,名义增长0.3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下降1.7%。
消费人数见顶,消费水平下降。影响市场增量的两大因素双双疲软,让互联网经济的相关就业只能踩下刹车。
时代的尘埃,最终还是像山一样落在了每个人的头上。
根据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报道,2023年5月16日起,长沙市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。而在这之前,东莞、三亚、温州、济南、遂宁等多地已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。即便是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,今年1~3月,无论是日均订单量还是日均营收,都在逐月递减。
根据红星新闻报道,记者采访北上广深多位外卖骑手,较为一致的反馈是年后“人多单少”。这些全天工作的外卖骑手,现在普遍一天只有二三十单,而他们此前多的能接到五六十单。
高度依靠电商消费的快递小哥的日子也不好过。2022年,中国快递业务量和快递业务收入遭遇了有统计数字以来的最低增速,均不足3%。从而导致2022年人均快递使用量和快递支出几乎在原地踏步的状态。
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,所谓的“就业退路”实际上已经断了,眼前的工作更显珍贵。
第三次迁徙是否会来?
所有方向的核心其实只有一个:技能升级。
中国劳动力的前两次迁徙已经过去,那么第三次迁徙或许将会到来。笔者判断其方向有三。
第一,到农村去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2年,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经历了许多年的下降后,首次出现回升。
这或许是因为2022年的疫情因素影响。不过,农村人口的快速流出导致的空心化严重,使中国农业面临人口老龄化、农村耕种人口萎缩带来的重大挑战。要解决这样的问题,农业机械化、集约化、智能化生产进程的加快必不可少,而这需要新鲜、年轻劳动力补充进来,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,稳定产出。
第二,当工人去。
中国劳动力大量从工厂中流出,促使了我国制造业中工业化、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快速推进。在很多工厂,简单机械的流水线作业已经可以被机器人、机械手臂所代替。但技术型工人一时间难以被智能化取代,仍然有很大缺口。
在工业领域,正常的人才结构是1个科学家、10个工程师、100个技能人才。在日本,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 40%,德国高达 50%,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 5%左右。
第三,服务升级。
纵观网约车、外卖、快递等行业的发展,都是依靠野蛮的价格竞争、补贴甚至倾销而达成的迅速规模化。在粗放式的、份额为先的策略之后,其服务质量的升级是必须。这其中蕴含着一系列更加专业化的、需要被满足的细分市场需求。
总而言之,之所以打工人纷纷涌向快递、外卖、网约车行业,无非就是因为门槛低、上手快,挣得还不少。但是低技能属性岗位,或许在行业发展初期吃到红利,却一定会因为劳动力供应量的迅速增加,而最终被市场赋予与技能相符的价值体现。
要想保持打工人的“岗位自由”,所有方向的核心其实只有一个:技能升级。
就好像第一次劳动力迁徙,是基于义务教育普及,文化水平的提升;第二次的劳动力迁徙,是基于网络使用技术的普及。
整体上看,以网约车为代表的、各类第三产业岗位的困境,其实是社会经济变迁所产生的副作用。同时,也是倒逼整个劳动力结构继续向上提升的一个动力。
只是,并非所有人都能与时代一起向上。
上一篇:“村超”和“村BA”都火了,足协篮协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 打工人退无可退|环球最新
- “村超”和“村BA”都火了,足协篮协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
- 【环球快播报】复读学校考场前做广告 家长怒撕横幅
- 数据错位争议频发 基金实时净值估算将下线
- 泰达股份:本次担保后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余额为82.99亿元 即时
- 招商添兴6个月定开债基分红
- 技校有些什么专业最好哪-天天即时
- 焦点速讯:累计服务超2200万人 中信银行升级出国金融业务
- 云南经济持续恢复稳中向好,多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国_天天热门
- 亚威股份: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
- 2023全球存储芯片制造商现状与价格行情-世界球精选
- “5亿高中生”案出现“神秘女子”,检方传唤讯问2小时,身份随后曝光
- 光库科技:拟向特定对象增发募资不超过2.8亿元
- 天天热消息:揭秘涨停 | 龙头超35万手封死涨停 新型城镇化板块大涨
- 环球微资讯!2022小拉车十大品牌排行榜_小拉车哪个牌子好
-
打工人退无可退|环球最新
曾几何时,打工人有一个最大底气:大不了辞职开滴滴去!这句话并非完全
-
遂宁市射洪生态环境局多形式开展“六·五”环境日宣教活动
遂宁市射洪生态环境局多形式开展“六·五”环境日宣教活动百姓生活遂宁
-
易华录创业板再融资审核状态更新为“审核通过”-环球快播
机会报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获悉,易华录(300212)创业板再融资(向特
-
“村超”和“村BA”都火了,足协篮协还能为他们做点什么
据央视新闻和《人民日报》报道,“村超”是由榕江县老百姓自发组织开展
-
越跌越买!315亿大举抄底!
越跌越买!315亿大举抄底!,港股,a股,股指,股票,etf,北向资金
-
连云港市住建局:政策红利落地两月 连云港市共兑付购房补贴286.24万元
连云港市住建局:政策红利落地两月连云港市共兑付购房补贴286 24万元,
-
【环球快播报】复读学校考场前做广告 家长怒撕横幅
6月8日,贵州贵阳,网友发布一则视频显示,一复读学校在高考考场前拉横
-
光库科技将于6月12日解禁65.2万股|天天观热点
光库科技将于2023年6月12日解禁65 2万股,占总股本比例0 26%,解禁比例
-
构筑合作共赢新生态 越秀地产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
6月8日,以“匠心共创,美好共赢”为主题的2023越秀地产合作伙伴大会暨
-
数据错位争议频发 基金实时净值估算将下线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庞华玮广州报道基金实时净值估算功能即将下线。
-
2023年养老金上涨3.8%,工龄30年,养老金3000元,能上涨多少钱?_天天时讯
随着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,养老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着,提到养老金,大
-
北交所上市公司阵营扩至200家,高质量建设一揽子举措在路上
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0家,较去年同期实现数量翻番。
-
泰达股份:本次担保后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余额为82.99亿元 即时
泰达股份(SZ000652,收盘价:4 12元)6月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,(二)本
-
每日焦点!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于运全:短视频、网络文学、游戏是国际关注中国的三大话题形态
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于运全:短视频、网络文学、游戏是国际关注中国的
-
天天快看点丨挑干的唠:百融云AI大模型强在哪?
当你用缠论波浪计算沪指周线级别调整低点,AH股可以给你表演什么叫单日
-
21 世纪的终极能源 电解水制氢是未来制氢的主流路线 氢能源产业规划
氢能清洁低碳、热值高、来源多样、储运灵活,有望成为21世纪的“终极能
-
招商添兴6个月定开债基分红
证券时报券中社讯,6月8日招商添兴6个月定开债基公告称,以6月5日为基
-
全球新资讯:新劲刚: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.69%公司股份
证券时报e公司讯,新劲刚(300629)6月8日晚间公告,持股2 75%的股东彭波
-
朱江入职Lucid,美国造车新势力能否成功入局中国市场?|天天观焦点
6月7日,据界面新闻报道,前集度汽车负责用户发展与运营的副总裁朱江已
-
技校有些什么专业最好哪-天天即时
1、技校有些什么专业有很多呢1 机械类专业:本专业培养具有必备基础理
-
盛弘股份(300693)厚积薄发,充电桩、储能业务成长加速
单晶炉设备接近行业领先水平,下游客户认可度较高。公司直拉单晶炉设备
-
焦点速讯:累计服务超2200万人 中信银行升级出国金融业务
6月8日,中信银行出国金融25周年发布会在京举行。据介绍,该行自1998年
-
注意!申达股份将于6月29日召开股东大会
申达股份(SH600626,收盘价:3 45元)6月8日发布公告称,2023年6月29
-
怎么判断得了抑郁症(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症) 天天新要闻
1、首先是关注自己的状态。2、怀疑自己可能有这个抑郁症的问题了;其次
-
云南经济持续恢复稳中向好,多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国_天天热门
云南经济持续恢复稳中向好,多项指标增速高于全国,服务业,云南省,云南
广告
X 关闭

1、上海到张家界适合自驾还是坐飞机到底是自驾游还是坐飞机,个人认为应视情况而定,一是如果你们是一帮年
广告
X 关闭
- 1易华录创业板再融资审核状态更新为“审核通过”-环球快播
- 2连云港市住建局:政策红利落地两月 连云港市共兑付购房补贴286.24万元
- 3构筑合作共赢新生态 越秀地产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
- 4北交所上市公司阵营扩至200家,高质量建设一揽子举措在路上
- 521 世纪的终极能源 电解水制氢是未来制氢的主流路线 氢能源产业规划
- 6朱江入职Lucid,美国造车新势力能否成功入局中国市场?|天天观焦点
- 7盛弘股份(300693)厚积薄发,充电桩、储能业务成长加速
- 8怎么判断得了抑郁症(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症) 天天新要闻
- 9环球聚焦:猝不及防!亏掉1.2万
- 10全球通讯!铂科新材: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

(相关资料图)近日,不少地方迎来疫情大考。由于快递、外卖运力不足,加上药品断货、抗原检测试剂脱销等,不...